读《邓小平时代》有感
Posted on 24 Jul 2016, tagged politics
最近花了一个周末加一些零零散散的时间把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的内容,总体上讲对邓小平的评价是正面的。里面讲的历史,我之前多多少少都了解过一些,而通过这本书,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更加系统了一些。
邓小平主要的功绩就是改革开放,把经济作为了发展的中心,让中国成功的从毛泽东时代的封闭环境和残酷的斗争中走了出来,从而发展成了今天的经济大国。对于改革开放的功绩,是没有太大争议的。对于邓小平比较有争议的地方,主要是对于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贫富差距和腐败问题,以及对于民主和自由的限制。然而贫富差距和腐败,在各国均为能免,只是程度轻重而已,而民主也能对腐败问题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再加上八九学潮的影响,对邓小平的主要争议还是集中在没能把中国带到真正民主的道路上来。正好我前段时间又刚看完《论美国的民主》这本书,因而不免对于中国的民主,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之前我一直对政府的做法并无好感,尤其对八九事件痛心疾首,感觉失去了一个使中国实现民主的大好机会。然而这两天通过这本书对这段历史的反思,突然感觉没有完全民主的做法,也许不全然是错的。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是,邓小平在听过对于三权分立的介绍后并不以为然,而且后来经常说,这种做法是三个政府互相打架,因而效率低下。而中央集权,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可以让中国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现实也确实是如此,中国十几年来一直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尤其是我们生活在中国的人,可以切身感觉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变化。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完全实行民主,在这个阶段,也许是个正确的选择。尤其是考虑到当时刚刚经历过文革,有知识的人都被分配到了底层,而人民的思想又过于激动,这个时候实行民主,也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还有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就是在讲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变时,邓小平评价这些领导人真是傻,不先谋求自己的政治道路,而是把政权交出去了,这样自己想做什么也都不可能了。对于东欧和俄罗斯这几年的发展,又让人感到,也许中国的做法,确实是当时的情况下一种比较好的做法。
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比较好的做法,并不一定一直是比较好的做法。在当时,中国落后太多,想要追上其他国家,现代化是必然的选择,引进其他国家的技术和向其他国家学习,也都是必然的道路。因此当目标比较确定时,或者有比较英明的领导人时,也许是比较适合中央集权。然而当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没有其他国家的技术让我们学习,我们也不知道要发展什么样的道路的时候,民主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也许是一个低效的选择,但是当我们已经不急于挽救将要饿死的人,也没有明显的国外的威胁的时候,尤其是我们不再明确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道路的时候,低效反而是可以容忍的。因为相对于把国家限于独裁统治的危险来说,这种危险要小的多。当一个政权是独裁统治的时候,固然可以作出伟大的成就,但是也很容易发生被一点偶然事件影响历史进程的情况。也许历史就在独裁者的一念间,而当外部威胁越小,独裁者就不免要固步自封,而且贪图于利益。如果没人限制权利,对于广大人民来说,危险在所难免。一个例子就是现在的互联网行业,我因为身处其中,看到了太多由于各种莫名其妙的政策上的限制,对人们的创造力和精力的无谓消耗。而这个行业,又可以说是现在最高新的产业。当一个高新产业受到这样的限制时,我很难相信整个社会会持续的保持有创造力和竞争力。
在西方很多国家,虽然也会看到有政治丑闻,但是至少舆论上权利是要被限制的,而且舆论更加自由,事情总能被更多的人知道。真理从来都是愈辩愈明,而不是把问题掩盖住就会消失不见。而反观中国,言论不自由,很多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就不会让你知道。因此一不小心,舆论就会被带偏。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感觉民族主义越来越盛,真是让人担忧,不知道邓公当时嘱咐的一定要对外开放,是否还能继续坚持。
所思甚多,难免纷乱。只言片语,以鉴后世吧。